越是國際化的地方,多語言并置的標識就越多。同樣的意思,中文和英文所運用的文字長度不同,中文和英文的閱讀方式更有著本質的不同。中英文采用統一的編排模式,并不意味整體統一的視覺效果。
英文的篇幅普遍比相同意義的漢字的篇幅要多,當同樣的信息為中英文并置時,中英文文字數量不一樣,段落末尾會顯示出不規則的錯落。錯落會形成畫面的負空間,負空間的形態也值得設計師關注。
很多人以為全部英文大寫更能提高文字的認知性,或者斜體字、手寫體或具有強烈風格性的字體更容易讓人注意到,但是設計研究表明,大小寫合用具有更高的認知性,閱讀起來更舒服;另一方面,個性風格強烈的字體往往花費更多的理解和辨認時間,讓閱讀者感到吃力。
標識中的文字編排,多采用從左向右排列,以保證快速、舒適地閱讀。 USACE的文字段落排列標準指出,靠左齊的段落更具有視認性。